无人机应用之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发布时间:

2019-08-29

  将无人机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可以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与局限,提升工作效率。

  无人机仅仅是一个飞行平台,当其搭配气体检测吊舱与大气数据分析软件来使用时,便可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很多事情:

  日常环保执法

  目前环保执法者在查企业偷排时,多是挨家挨户敲门检查,依靠的设备也是手持式气体检测仪,效率极低。但使用搭载着污染物检测吊舱的无人机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园区的污染物巡查。

  利用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实时得到一个污染物分布格栅图,地面人员可根据图中污染源的定位立刻上门巡查,提升了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时性。

  污染物空间分布数据采集

  无论是定点监测设备,还是常用的便携设备,对于污染物数据的采集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而利用无人机飞行平台恰恰可以对污染物空间分布进行采集。

  其他领域拓展

  通过改变污染物检测吊舱的检测项目可以将应用范围扩大。目前我们的产品在油气管道检测、固废排放气体研究等方面均有应用。

  必须要得说的是,利用无人机大气环境监测的检测吊舱在设计和生产时必须要考虑到电磁干扰、气流干扰等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否则得到的数据是十分不准确甚至不可用的!

  目前国内(其实国际上据我们所知也没有)与无人机大气污染检测相关的标准还是空白。不过去年工信部发出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中提到了基于无人机的多参数气体检测装置。

  回归到具体技术,监测模块的传感器元器件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检测(测量SO2、CO、NO2等常规气体)、光电粒子检测(测量VOCs等)、激光散射检测(测量PM2.5、PM10等)。

  不同于传统手持式或者固定式的探测设备,无人机飞行速度很快,因此在响应速度及稳定性上对检测吊舱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电化学检测理论上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交叉反应、气压、气体流速、电磁干扰等等)。